推荐阅读: 《万圣节前夜的谋杀》 作者:阿加莎·克里斯蒂 译者:王若非 陈喆 新星出版社 2016年1月
如果说一个西方节日,历史悠久,商业价值仅次于圣诞,素来与婚恋相关,大概大家会脱口而出说是情人节。不过正确答案却是,10月31日的万圣节。
如果说中国人有把任何节日都当成情人节来过的本领的话,那也远没有西方人过分,毕竟我们也没有把清明节过成情人节,依旧乖乖上坟扫墓,而西方人却在万圣节这个本该用被称作“soulcake”的小圆蛋糕款待四处游荡的祖先鬼魂的时刻,公然聚众玩起了爱情大魔咒的游戏。其中最重要的魔法道具不是水晶球,也不是魔杖,而是作为罗马果树女神波摩娜标志的苹果。
将苹果和恋爱对象扯在一起大约和中国人的以形补形一样扯。据说当苹果被横向剖成两半的时候,果核会成为五芒星似的形状,而五芒星在古时是与婚恋有关的符号,于是人们便认为苹果能够预示婚恋运程。
在万圣节派对上有许多传统游戏与苹果有关,其中之一就是“咬苹果”,英语里叫做“AppleBobbing”。在英国不同地区,这个游戏又有不同名字,比如在北英格兰叫做“AppleDucking”,而一口大米查子味儿的苏格兰人叫它“AppleDooking”。这个游戏的参与者往往是儿童或是未婚的年轻人。人们将苹果放入装有水的桶中,由于比重小,苹果会漂浮在水面上。参与者必须只用嘴去咬在水面上沉浮不定的苹果,第一个咬住苹果的人将成为下一个结婚的人,而晚上入眠时将咬到的苹果放在枕下,传说能梦见未来丈夫的脸。咬苹果这个游戏从古至今都广受喜爱,虽然在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小说《万圣前夜的谋杀》中,被害人乔伊斯就是被溺死在“咬苹果”游戏的水桶里,但是人们依然没有因此而蒙上心理阴影,也没有接受不能浪费粮食这个警世意义,依旧乐此不疲地玩着这个游戏。
与此相似的还有一个流行于万圣节的游戏,由未婚女子削苹果皮,并且不能削断,然后将苹果皮向后抛,苹果皮落在地上形成的形状,就是该女子未来丈夫的姓名首字母。
其他的游戏,诸如在《万圣节前夜的谋杀》中也有提及的秉烛照镜便能看到未来丈夫的脸等,也都与婚恋有关。不过相比于中国动不动就是小情侣上街秀恩爱式的过节法,西方的万圣节可以算是充分关爱单身男女身心健康了。
虽说万圣节听起来是个和宗教有关的节日,但它最早起源于凯尔特文化中纪念夏末丰收、凛冬将至的夏末节(Samhain),是个地地道道的异教徒出身。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时,由于日期相近,又加入了纪念果树女神波摩娜的节俗。基督教教会为了巩固统治,将夏末节定为万灵节,纪念基督教圣徒,而原本用来庆祝的夏末节前夜也成了“万灵节前夜(All-hallowsEve)”,最终演变成“Halloween”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万圣节。而事实上,更准确的翻译应当是“万圣节前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