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时候,60元的钟薛高横空出世,以一己之力将街边雪糕的定价“天花板”推到了两位数。随后,高价雪糕的赛道里挤进了各路厂商,德芙、茅台,甚至五菱宏光都来凑热闹 [1][2]。
冰柜里随便一支平平无奇的雪糕,都可能具备几十元的身价,冷不丁就能给你的钱包来个重击。
令人没想到的是,高价雪糕的“春天”来得快去得也快。今年,不少网友发现,家门口商店的冰柜里又只剩下了几块钱的巧乐兹、小布丁,以及开始9块9甩卖的茅台冰激淋 [3]。
“雪糕界爱马仕”钟薛高,2019年刚开始扩张时,6月1日大促活动才开场三分钟就超过了上一年全天的销售额 [4],如今被爆出欠薪、裁员、股权冻结后,创始人被列入失信名单,只能坐绿皮火车上北京,靠开直播卖红薯还债 [5]。
同样红极一时的茅台冰激淋,靠着“年轻人第一口酒”的旗号大肆割韭菜,如今不仅专营店频频关门,还疯狂打折促销。原先排长队花大价钱才能抢到的冰激淋,现在在社区团购群和便民菜市场里花上十块就能买到 [6]。
刨除营销带来的光环,雪糕的主要功能还是防暑降温,30元一支的钟薛高能做到的,3元一支的蜜雪冰城甜筒也能做到,挑个好吃又不贵的才更实在。
根据网易数读2021年对5806名雪糕消费者的调查,对于常吃的雪糕,48.7% 的人可承受价格在5元以下,还有46% 的人接受5-10元的价位。至于30元以上的雪糕,尝尝味可以,真要平时吃,几乎没人愿意。
不仅消费者们醒过来了,钟薛高们荣光不再后,跟风卖高价的雪糕厂商也发现了这一趋势,开始紧急“掉头”,不惜自降身价以挽回消费者的心,比如伊利旗下的高端雪糕品牌“须尽欢”,单价由18元下调到了10元左右,差不多打了对折 [3]。
今年各大厂商推出的不少雪糕新品,也纷纷发力卷价格,单价基本在10元以内。
不仅如此,它们仍旧延续了过往靠新奇口味和趣味营销出圈的策略,恨不得搞出雪糕八大菜系,甚至开始卷起了寓意。伊利推出“发财砖”,德氏推出“有好柿”,试图同时拿捏客户的胃和心。
卖太便宜的固然没得赚,贵价雪糕没人买还是没得赚,因此,平价又不廉价成为连锁便利店挑选雪糕的重要标准。
根据北京青年报报道,某家罗森便利店售卖的雪糕中,只有两款在5元以下,一半以上是5-10元的;不用额外支付高额租金、加盟费、物流费的街边小店,价格更便宜,70% 的雪糕零售价在5元以下 [3][7]。
同时,即使品牌方打出了稍高的建议零售价,为了更快卖出,商家也会自觉让利降价,到消费者手上的雪糕自然便宜了不少。
艾媒咨询调查显示,71% 的被调查者认为雪糕贵是因为钱都花在了营销上,只有不到20% 的人认为高价雪糕背后是高质量或特殊成分等价值 [8]。
贵价雪糕,真的只是一种营销出来的概念吗?我们扒了扒比较受欢迎雪糕的配料表,发现“一分钱一分货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。
许多低价雪糕的配料表里,排名靠前的原料都是饮用水、白砂糖和食用油,尝起来有奶味的小布丁,其实不含什么牛奶。
而价格在十元以上的雪糕,相对更加“真材实料”,配料表前三名中大多含有奶油、牛乳或奶粉,贵价风味雪糕还会加入果肉、果酱等用料支撑口感。
贵价雪糕中,有配料表前三位里水、白砂糖、植物油占了两位的;平价雪糕中,也有牛乳含量在30% 以上的。
根据我们的统计,索菲亚威化夹心冰淇淋和光明白雪冰砖,在平价雪糕中算是比较“能打”的,起码敢写出牛乳含量的比例,且比例还不算低。
既然用料看起来差距不大,为什么各大雪糕厂商还是一涨价就爱说是因为“成本提升”?
一方面,雪糕成本上涨是不争的事实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重温五元时代,却只能在记忆里缅怀五毛时代。
以大多数雪糕都要用到的牛奶为例,2007年,中国生鲜乳价格为2.25元/公斤 [9],2023年,生鲜乳最低价为3.67元/公斤,最高价可以达到4.11元/公斤,15年间涨了60%-80% 左右 [10][11]。
但这只能解释雪糕价格的小幅提升,那些卖上50元、150元的雪糕,有相当程度的营销成分。
进口原料是雪糕营销的重点,原材料听起来贵了,定价自然能水涨船高。十家高价雪糕中,可能有八家用的是比利时巧克力,北纬38度的牛奶。
钟薛高就曾表示,自己的“厄尔多瓜粉钻雪糕”采用的是日本柚子、粉色巧克力,66元售价中成本占了40元 [12] 。
事实上,它也因虚假营销被官方多次“打脸”,声称“不加一滴水,纯纯牛乳香”的雪糕,配料中其实含有饮用水;称选用吐鲁番特级红提的雪糕,从检验报告看不过是散装和一级 [13]。
实际上,相比于纠结巧克力是来自比利时还是东北,牛奶是来自丹麦还是内蒙古,用了真材料,而非卖着高价,却依靠植物油、代可可脂来营造口味,才是消费者愿意为贵价雪糕支付的成本。
除了实打实吃进肚子里的原料,雪糕的成本还来源于人工、制造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。
据联合利华总结,雪糕类产品的四大特征包括冷链运输、不同的渠道格局、季节性,以及资本密集性 [14]。
其中,运输成本不容忽视。雪糕类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,必须全程冷链运输,短途运输使用冷藏车,长途运输冷藏车厢温度应在 -15℃ 以下 [15]。
伊利公司2023年度的财报显示,相比其他奶制品,冷饮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较低,运输费用较高。
奶粉和奶制品的运输费用只占总成本的4.51%,即使是相对难运输的液体乳,运输成本也就占7.29%,冷饮的运输费用则占到了9.16% [16]。
结合产销量数据可以得知,伊利每吨冷饮产品的运输费成本高达900元以上 [16]。
高昂的运输费用还延伸出了另一个有趣的问题——雪糕的建议零售价,真的只是一个建议。想统一雪糕的价格,恐怕比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还困难。
同样的雪糕,在不同渠道售卖时价格可能天差地别。便利店卖十元的冰淇淋,到了电商平台和大型超市,平均下来只卖四五元。
这是因为街边便利店有限的冰柜数量和固定的顾客群体,决定了它们很难做走量的生意,大型商超和线上门店却可以靠大量进货、卖家庭装来分摊运输成本。不管是高端品牌还是中低端品牌,线上在售产品均价到达百元左右一点都不奇怪。
以八喜为例,线元 ;在淘宝和大型超市,却只提供两种方案,要么买单盒283g、550g 或1.1kg 的大盒装,要么买一套多盒的家庭装。
买得越多,单价越便宜。假如都换算成普通单盒规格,买550g 一盒的八喜,相当于每盒7.5元,而买1.1kg 一盒的八喜,相当于每盒4.9元。
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家乡产的雪糕总是给人物美价廉的印象,不全是因为童年滤镜,更是因为本地人买本地雪糕,运输距离短,运输费用相对较低,最后呈现出来的价格也更“香”。
即使是东北雪糕也逃不出这个规律。作为季节性产品,雪糕的经营本来就没那么容易,一年只有几个月的旺季,到了下半年就得关门“冬眠”,坚持低价的厂商往往走不出家门口,只有拉高单支价格,才能活得下去。
山东人熟知的常年卖五毛钱的雪莲冰块,其创始人张社军曾公开表示受制于冷链物流成本,目前不会做全国化的市场 [17]。而从东北走出来的中街1946、东北大板和马迭尔,已经不约而同地走上高端化之路。
话又说回来,失去了钟薛高之后,便利店最大的“雪糕刺客”算是倒下了,但高价雪糕不会消失,只会转移。这年头,“最贵雪糕”的名号,还是得颁给景区文创雪糕。
[10]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. (2023). 2023年1月鲜活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.
[11]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. (2023). 2023年12月鲜活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.
[16] 伊利有限公司. (2023).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.